退休后,我搬去给儿子儿媳带娃。
上门第一天,儿媳甩出一份《家庭财政管理与绩效扣罚细则》。
“妈,家不是讲情的地方,是讲制度的地方。”
她指着条款逐条宣读:
“买菜价格超市场均价,罚200。”
“三餐没按时做好,罚300。”
“孩子生病,属于严重看护失职,罚800。”
林林总总一百条,我以为她在开玩笑。
可30天后,她拿着我的失职记录找我算总账。
儿子捏着眉心叹气:“妈,您违规次数也太多了!”
从葱买贵4毛、晚饭迟了6分钟,再到孩子受凉咳嗽。
一笔笔算下来,我倒欠他们88888元。
第二天,我拎着行李入住20万年费的高端养老院。
他们追来劝我:“你不怕没人送终?这钱退了能交多少罚款了!”
我冷笑着给军区养子打电话:“儿子,有人上门欺负妈,你快带人过来!”
……
买完菜,我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进了厨房。
厨房外就传来儿媳刻意压低却清晰无比的抱怨。
“你看看你妈!今天又花了十八块五!新闻上都说了葱价降了,她买的比市场均价贵了五毛钱!天天这样,一个月下来得多花多少?我跟你说,有些老人就是老了老了,心思就活络了,总想着从家里抠点钱贴补自己……”
我握着那捆水灵灵的葱,僵在洗菜池边。
冰凉的自来水冲在手上,却比不上心里的寒意。
自从我退休搬来,儿子张铭就说:
“妈,您年纪大了,管钱费神。莉莉是会计,让她统一规划,咱家日子能过更好。”
我的退休金工资卡,就这么被他们“接管”了。
取而代之的,是儿媳每天雷打不动发来的二十块钱红包。
美其名曰“买菜专用款”。
二十块!
却要求我安排好一家四口的一日三餐。
还必须营养均衡,每顿至少四菜一汤,要有优质蛋白,时令蔬菜还得新鲜。
为了用这二十块变出他们要求的饭菜。
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徒步30分钟去城郊最便宜的批发市场.
跟小贩一分一厘地讲价,回来时双腿像灌了铅。
我自己呢?
中午他们不在家,我一个馒头就点咸菜就打发了。
省下的钱,才能勉强填上这巨大的开销窟窿。
就这,还落得个“贪便宜”、“抠家里钱”的罪名?
我忍无可忍,拉开厨房门。
儿子正尴尬地站在一边。
儿媳看见我,脸上掠过一丝不自然,随即又理直气壮起来。
“妈,我没别的意思,就是现在菜价透明,咱家钱得精打细算……”
“精打细算?用二十块钱算计出满汉全席?既然这么信不过我,从明天起,菜,我不买了!你们自己看着办!”
儿子见状,赶紧上前和稀泥:
“妈,您看您,又想多了!莉莉就是随口一说,您也不能撂挑子啊!”
我看着他,心里一片悲凉。
他明明知道这其中的艰难。
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和他媳妇站在一起,把我当成了这个家里最廉价、还最可疑的劳动力。
这件事后,家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。
我不再碰买菜的事。
儿媳趾高气昂地宣示,说自己在某某平台买的菜都很便宜。
以后用不着我了。
她买菜,我就只管做饭。
没几天,会员优惠券没了。
她一天下来的买菜钱只多不少。
又让我儿子暗示我,说自己忙,让我继续跑远路买菜去。
我看她态度软了,心里虽然委屈,还是继续接过来这个活儿了。
没想到,月底那天晚上,小孙子豆豆不知怎么咳嗽了两声。
儿媳立刻从沙发上弹起来,用责备的眼神怒视我。
“妈!我跟您说过多少次了,晚上别给豆豆吃那么多零食,看,咳嗽了吧!孩子生病最耽误事,我们请假扣工资不说,医药费也不是小数目!”
我张了张嘴,想说我根本没给他吃零食。
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,跟她说这些有什么用呢?
她见我不吭声,气愤地转身从卧室拿出一张纸。
“啪”地一声拍在我面前。
我低头一看,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。
那是一张手写的“罚款单”!
抬头赫然写着:
家庭财政管理实施方案——违规处罚通知单。
下面罗列着我的“罪状”:
采购成本控制不力(葱价超标)、
疑似侵占家庭资产(账目不清)、
照顾幼儿失职(导致孙子健康风险)……
最后总结道:
“经核算,累计罚款金额:人民币捌万捌仟捌佰捌拾捌元整 (¥88888.00)。此款项将从个人可用资金中扣除。”
我一个月退休金才六千。
来这里做牛做马,倒贴了所有养老金。
最后还欠下他们一笔巨款?
>